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7节(1 / 2)





  孟珍也板着脸,“爸,妈,我和陶北的工作是接我爸妈的班,肯定不能丢了。你们别怪我说话难听,要是老五出了事,我们为了工作只能划清界限了。我们还有孩子和爸妈要养呢,最好是管住老五,别再让他碰这个。”

  陶西嗤笑一声,“能管住他?他偷摸弄了东西,我们这么多人没一个发现的,咋管?”

  陶南看向陶东,把球踢给他,“大哥,你是兄弟里最大的,爹娘糊涂的时候我们都听你的,你说咋办?”

  陶贵皱起眉生气了,拽出烟袋就抽了陶南一下,“老二你皮痒了?说谁糊涂呢?”

  陶南沉着脸没说话,陶东说:“分家吧。爹,娘,大家都想分家,硬凑一块儿也没意思。你先别生气听我说,这也是为大家好,以后不管老五碰不碰这个,会不会被抓,家里其他人都不会有事。那咱们都能为他奔走打点不是?

  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  分家这个事儿这些天都在陶贵和宋灵芝的脑子里,时不时就要冒出来一下。现在看他们几个儿子这么忤逆,还说他俩糊涂,陶贵一生气就拍桌子怒道:“分!今天就分!我们两个老的跟老五一起过,你们各家分开,家里所有东西平分,就这么分。”

  薛金花立刻道:“那哪行?爹,你和娘得跟我们一起,要不让别人咋看我们?我们可是老大。”

  陶东聪明地换了个说法,“绝对不能让你们跟着老五冒险,你们年纪大了,万一老五那事儿要进牛棚改造,把你俩也连累进去了,那你们能受得住吗?让老五自己过,这是为了大家好。爹,娘,你们放心跟着我过,我不拦着你们关心老五。”

  陶南和王雪梅也连忙表孝心,二老能挣工分能照顾孩子,他们也想要啊。

  陶西更是好话说尽,想让二老跟着他。他爱耍钱,媳妇有点啥就补贴娘家,分了家肯定过得最差,有二老帮着就不一样了。

  只有老四没有表态,说他在镇上房子小,不方便。但肯定会常来看他们孝敬他们。

  二老第一次被几个儿子抢,但他们一点都不开心。以前他们可能会以为是儿子儿媳孝顺,但现在他们看明白了,孝不孝顺不是靠说嘴,是要看实惠落没落到自己头上。

  这几个儿子,有好处就划拉给自己、给媳妇、给儿子,几个儿媳更是恨不得把他俩的棺材本都揣进自己兜,只有陶睿,嘴上总气他们,嬉皮笑脸的不听话,管也管不住,但今天给他们个这,明天给他们个那,怕他们舍不得吃好东西,还故意装生气,硬要看着他们吃。

  他俩这些天都长肉了,现在新衣裳新鞋穿在身上,面对几个咄咄逼人的儿子儿媳,脑子前所未有的清醒。

  他们这辈子要想顺心如意,就得靠小儿子小儿媳了。

  几个儿子儿媳都在说话,陶贵看向陶睿,其实心里觉得小儿子卖人参肯定买了好多钱,根本不会再去投机倒把,想让小儿子做个保证。但看到陶睿的表情时,他咋觉得……小儿子就是在看戏呢?

  “老五。”陶贵清了清嗓子,沉声道,“你也说说你的意思。”

  陶睿笑道:“我没意见啊,就是爹你可不能糊涂啊,这分家可不是因为我闹的,就算我花了一百块吧,二百块也行。咱算算,我工分低,偷懒没错,那我一年也能赚五十。我都干活儿好几年了,又没个花钱的地方,咋也够二百了吧?

  先前这些钱都在爹娘手里,你们给媳妇给儿子做衣裳买东西的,难道没花我的钱?你们要是没花呢,那我今天结婚花的可都是我自己赚的。

  以前你们用我的钱没事,现在占不到我的便宜了就翻脸分家,一个个的真有当哥哥嫂子的样,真牛。”

  陶东斥道:“谁跟你说钱的事?说的是你投机倒把的事!我们不同意你还要干,总不能让我们拉着孩子和你一起倒霉。”

  陶睿敲敲桌子,“今天是你们几个嫌弃我,要跟我划出道来,将来我发达了你们可别再扒上来。”

  “我呸!就你那德性能发达,我咋不信呢。”陶西看他最不顺眼,嘲讽道,“是你落魄了别求到我们门上。”

  知道陶睿卖人参的二老叹口气,什么都没说。

  不乐意分家的宋灵芝板着脸起身,“老五刚结婚就分家,叫外人咋看咱们?过阵子再说吧。”

  陶南立马道:“就因为老五结婚,分家的理由才好找。就说五个儿子都结婚了,自然而然地分家单过。过阵子要秋收,然后又要过年,更没有好时机。”

  陶北也说:“趁今天我们也在这,分了得了。树大分枝,我这些年在镇上,早就相当于分家了,不也过得挺好吗?爸,妈,你们也经历过分家的事,没什么大不了的,别太当回事,以后还一个院子里住着呢。还是一家人。这都是为了保险,为了一家人的安全和名声。”

  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,他们怕被陶睿连累是真的,但之前他们可一直惦记从陶睿手里捞东西,那时候怎么不说怕连累呢?分明是捞不到东西,占不到便宜才要和他划清界限。这正是陶睿的目的,否则他哪有那么小气连口吃的都不给侄子。

  几人又吵吵着说了半天,陶贵也不乐意管了,叫人去请大队长和陶家一位七十岁的叔公来见证,开始分家。

  大队长和陶叔公过来都惊讶得要命,陶睿结婚,哪有在大喜的日子分家的?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?两人来了连忙劝,怎么都觉得这事儿不行。

  陶家人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几兄弟下午都商量好了,分家一定要乐呵呵地分,这样外人才说不出闲话来。他们不是闹矛盾分的,他们就是树大分枝,几兄弟全结婚了才各过各的,是和平分家。

  大队长和陶叔公见他们这么坚持,也没啥说的了,那就分呗。

  左邻右舍听说了,都过来看热闹,没一会儿院子里就站了二十多个人,见证着陶家这场喜悦和平的分家,陶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呢。

  家里六只鸡,正好五个儿子加上二老算六份,直接分了。农具、锅碗瓢盆、粮食、存款这些全都平分成六份,桌子凳子就共用,反正大伙儿还是住在一个院子里。灶台烧饭就轮着来,或者以后商量怎么搭伙吃饭也行。

  再就是自留地那点东西,也划出六份来分了。各屋的东西归各屋,谁也不用拿出来,这就算分利索了。

  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存款,但一大家子这么多张嘴,吃穿用的啥都要花钱,真是没存下多少,只有五百出头。

  五百在这个年代乍一听是挺多,但现在分成六份,给几个儿子一家八十,剩下个一百多归二老。票是紧缺的,根本没多少票,平分六份之后,每份就没剩几张了。

  宋灵芝看着几个儿媳妇拿到钱那掩饰不住的喜悦,心里叹了口气。她当年也以为分家了特别好,可自己当家做主才知道有多少事要操心。

  合在一起是有不公平的时候,但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没困难呢?不分家,那谁有困难都可以先用这五百块。可分了家,有没有困难就这八十了,真要突然伤了病了,单借医药费都能难死。

  但事已至此,她什么都没说,面上还是乐呵呵的。她心疼小儿子小儿媳,结婚当天就遇上分家,当然不能让外人说闲话,装也要装出个乐模样来。

  她还置办了一桌新菜,招呼在场的都吃几口,喝杯酒再走,乐呵呵地说:“我和老陶总算将几个儿子养大了,让他们成家了。往后啊,他们都得自己立住了,我们两个老的就不掺和了。”

  大伙儿笑道:“陶婶你和陶叔可不老,今天穿上新衣服一下子年轻十岁啊。”

  陶贵也笑道: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今天我家老五结婚,几个儿子也独立了,双喜临门,来,大伙儿喝一杯,谢谢你们来见证了!”

  “客气,客气。”大家真的挺惊讶的,十个分家的有八个不痛快,真没见过陶家这么乐呵着分家的,还说是喜事呢。不过可能人家想法不一样啊,就觉得儿子独立起来是好事,也不一定。

  虽然大家都不太理解陶家,但陶家面子做足了,确实没人说闲话,都觉得这两口子够干脆的,主意正。

  二丫在家里从早忙到晚,给四个孩子打理干净,又给一大家子做饭,然后给一大家子洗衣服,再给四个孩子玩耍弄破的衣服缝补丁。就这还得不到一句好,四个孩子和她不亲,但凡她脸色不好,他们就嚷嚷着后妈要打人。

  公婆因为闺女在供销社的工作没了,看她和看仇人似的。陈会计也因为梁家逼婚对她不满,她已经开始后悔了,嫁过来就是表面光,还不如在娘家时轻省呢。